
秋日的阳光洒满田野,农机轰鸣。连日来,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白沙镇的田地里一片忙碌。整地、施肥、种植等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冬小麦种子通过机械耕作进入肥沃的土壤。该镇利用好天气种植冬小麦,为明年夏季丰收奠定基础。
作为孝昌县粮食重点产区的白沙市,今年将实施冬小麦播种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规划种植面积12000亩,目前已完成2000余亩,占总工作量的六分之一。为最大限度调动农民粮食种植积极性,市政府创新推出“线上+线下”政策推动机制。也就是说,通过村级我们实时推广补贴政策。聊天群,利用群众大会解读农作物保险细节,组织干部入户走访发放透明纸,将冬小麦亩产补贴、农业保险理赔标准等重要信息准确传递到田间地头,用“政策研究员”主动服务,保障耕地面积。种植面积和谷物产量“不会减少”。
“今年土壤湿度比较湿润,种植深度要控制在3到4厘米,越浅出苗越快、越壮。”在篁源村的种植现场,城市农艺师张红北蹲在乡村小山上,用小铁锹反复测量种植深度,向围观的群众演示技术要点。为解决秋植技术难题,该市成立了由12名农技人员组成的“田秀菜”服务队。工程师们深入川边村、湟源村等主要种植区,从机耕深度、测土配方、配方肥施用量、抗湿品种选择、种植密度管理等全程指导。这与农业农村部开展的“秋涝断麦促壮苗60天攻坚战”紧密结合。
当地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保证播种质量,同时保障农业投入品安全。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对全市16个农产品供应点开展专项检查,共分析样品23批次,重点检查种子发芽率、肥料有效成分含量、农药登记资质等。农业产业机械经营工作组对运行中的每台机器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迅速纠正了防护装置缺失、制动系统陈旧等三大隐患,确保农民“安全、安心播种”。
“政策有补贴,技术触手可及,我们对种粮有了信心。”农民叶双平擦着额头的汗,指着合作社配备的播种机说道。八台机器轮班作业,单台机一上午即可完成20余亩的种植。据白沙市委副书记于芳介绍,该市整合农机合作社资源,调动各类播种机32台,组建了6个流动作业队。我们计划在未来 10 天内利用阳光充足的窗户完成剩余的种植作业。
“未来,我们将建立覆盖“苗期监测、冬前管理和春季施肥,继续组织农业工程师现场指导。”于芳表示,白沙镇将严格执行州农业用地保护要求,采取切实措施“藏粮下田、技储粮”,维护粮食安全最后一道防线,把每一个角落良田变成粮食稳定增收的“宝库”。(王红、王文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