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京珠社会
发布时间:2025-10-27 11:33
1.jpg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陆勇作为嘉宾出席京中社会科学论坛,并发表题为“中国式的全球视野:‘新现代化理论’的现代启示”的讲座。供图:徐莹 精忠中网讯(湖北日报网)(记者周艳、通讯员朱景阳、通讯员尹红)10月25日,由湖北省社科联主办的“精忠中社科论坛”在精信书院举行。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陆勇以《一个人》为题,结合罗荣渠的经典著作《现代化新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渊源、历史逻辑和全球意义进行了系统解读。”。 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是在我国胜利实现“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即将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普遍性和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伊始,陆勇教授以全会精神为出发点,紧扣全会公报中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阐释。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五五”规划建议,这是乘势而上、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又一次总体动员和发展,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对此,陆勇教授指出认为要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回到现代化理论的本源。他在《现代化新论》中系统地整理了对现代化的四个核心阐释,指出现代化是一个“全面的、多层次的、多阶段的历史过程”。这为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陆勇教授着眼于世界现代化进程,基于三大现代化浪潮分析了西方现代化的内在矛盾和文明局限性。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一个在全球浪潮影响下不断探索自己模式的过程。”他说,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完成了超越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百年来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双奇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有活力的、稳定的”。他强调,这是强国振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陆勇教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将打破“现代化=西化”的迷思,拓展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选择,也将为人类寻求更好的社会制度提供中国式的解决方案。他强调,确立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是全国各族人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党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未知的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我们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钍精忠社科论坛由湖北省社科联主办,精信书院、精忠网(湖北日报网)协办。旨在促进古典理论与现代问题的深度融合,为湖北省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湖北省社会科联科普部副部长曾志、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师生代表等近100人参加。人们现场聆听。 会后,多位师生代表分享了学习心得。大家认为这次会议有理论深度、有历史深度、有实践温暖。这是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内在逻辑、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启示。